跨域解决方案详解
简介
在Web开发中,由于同源策略的限制,当一个请求的协议、域名或端口不同时,就会产生跨域问题。然而在实际开发中,跨域请求是不可避免的,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跨域解决方案。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跨域解决方案及其适用场景。
CORS(跨域资源共享)
- 基本原理
- W3C标准,允许浏览器向跨源服务器发出XMLHttpRequest请求
- 通过在HTTP响应头中添加特定字段来实现
- 需要浏览器和服务器同时支持
- 响应头字段
-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 指定允许访问的源
- Access-Control-Allow-Methods: 指定允许的HTTP方法
- 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: 指定允许的请求头
- 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: 是否允许发送Cookie
- Access-Control-Max-Age: 预检请求的有效期
- 请求类型
- 简单请求: 满足特定条件的GET、POST请求
- 预检请求: 复杂请求会先发送OPTIONS请求
JSONP(JSON with Padding)
- 基本原理
- 利用script标签不受同源策略限制的特性
- 通过动态创建script标签来实现跨域请求
- 只支持GET请求
- 实现方式
- 客户端定义回调函数
- 服务端返回函数调用形式的数据
- 浏览器执行返回的JavaScript代码
- 优缺点
- 优点: 兼容性好,支持老式浏览器
- 缺点: 只支持GET请求,存在安全风险
代理服务器
- 基本原理
- 通过同源的服务器代理转发请求到目标服务器
- 浏览器访问同源服务器,服务器再访问目标服务器
- 对浏览器来说是同源请求
- 实现方式
- Nginx反向代理
- Node.js中间件代理
- Webpack DevServer代理
- 适用场景
- 开发环境解决跨域问题
- 无法修改目标服务器配置时
其他解决方案
- postMessage
- HTML5提供的跨文档通信API
- 适用于iframe、window.open等场景
- WebSocket
- 基于WebSocket协议的全双工通信
- 不受同源策略限制
- document.domain
- 适用于主域相同,子域不同的场景
- 需要设置相同的document.domain